美国的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

2018/11/27    来源:http://www.acivisa.cn    编辑:Administrator

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影响中国青少年的。

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

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青少年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

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3.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西方文化代言人

美国针对中国青少年的人才战略:(1)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清华、北大和复旦等中国一流高校中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1995年起,美国GE(通用电器)公司一直为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等四所高校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迄今已有近千名师生获得此奖。GE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首个奖学金项目于2002年10月23日在四川大学启动。美国MOTOROLA向中国高等教育的捐款也累计达到1100万元。(2)利用教育优势,放宽美国的留学政策,不断从中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突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3)培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美国式的工作理念、生活习惯,成为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的“白领文化”,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文化。

美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随处可见

美国《康奈尔太阳日报》1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制造,中国销售

从对《越狱》的谈论到肯德基和比萨店,美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随处可见。随着中国人逐渐接受消费文化,美式购物商场也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

在这些大商场里,既有美欧店铺,也有中国店铺。同一件商品,这里的售价通常要比美国国内低,但比商场外贵。

在吸引众多外国游客的秀水街,讨价还价通常通过计算器完成,你不需要会说中文。小贩们兜售商品的方法也与美国不同。他们大声招呼,追逐顾客,并拉你的胳膊。

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大商场里。来大商场购物的外国游客很少,如果是外国游客也必须会说中文或带着翻译。这里看不到假冒品牌,售货员也不会大声招呼你或拉住你。

在南京金盛百货商场,底层卖廉价商品,顶层卖昂贵商品。像中国的其他领域一样,购物也在发生快速变革。

民调显示多数中国人积极看待美国经济文化影响

据国际民意调查公司“伊普索斯”(Ipsos)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多数中国城市居民积极看待美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而欧洲人和拉丁美洲人却持相反的看法。

从1997年起,这家民意调查公司就对美国经济和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进行跟踪调查。该公司的美国公共事务部主任托马斯·里尔说,根据他们最新的跟踪调查,中国城市居民积极地评价美国对他们本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但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在欧洲和拉丁美洲,人们对美国经济和文化影响的看法近些年来急剧变坏。

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这家公司对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巴西、中国和墨西哥9国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是:

----68%的中国城市居民认为,美国对中国经济有积极影响。

----英国公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作出了冷淡反应,32%的人认为是积极的,22%的人认为是消极的。

----在其余7个国家中,绝大多数人对美国经济影响作出了消极的回答。

----消极评价远远高于积极评价的国家是:西班牙49%比26%,德国49%比22%,加拿大44%比32%,意大利40%比33%。

而在1997年,除了墨西哥和法国外,在其余7个国家,对美国经济影响持积极评价的人相等或略高于持消极评价的人。

----61%的中国城市居民对美国文化影响持积极的看法,而在法国,对美国文化影响持消极看法的人比持积极看法的人高出36个百分点。

----在意大利,认为美国文化有积极影响的人占36%,持消极看法的人占32%。

----在英国,对美国文化影响持积极看法的人占31%,持消极看法的人占26%。

----只有19%的加拿大人和16%的德国人认为,美国文化对他们本国文化有积极影响。37%的加拿大人和42%的德国人认为美国文化对他们本国文化有消极影响。

----在巴西,对美国文化影响持积极看法的人只有20%,而持消极看法的人是41%。

----在西班牙和墨西哥,绝大多数人对美国文化对他们本国文化的影响持消极看法。